想用興趣當工作嗎?想記錄生活嗎?想當一個有影響力的人?以前我們都從報章雜誌、電視、電台獲得訊息,想當專家需要在同一個領域努力耕耘十幾二十年,而現在,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自媒體,不管是艱難的金融知識,還是家裡的寵物,亦或是分享你個人的經歷,人人都可以是一個創作者,都可以是意見領袖,發揮你自身的影響力。
這是一個「值得冒險」的時代!
把自己的知識拍成影片,過上跟現在與眾不同的生活,得到不曾想過的機會
目錄
Vlog相機該具備什麼功能
拍攝影片前,首先我們需有一個舒適的環境、人物、相機、燈光、收音及劇本,而其中最重要的相機該具備什麼功能呢!
1.輕巧性:如果是外出拍攝Vlog,輕巧性將會是第一考量,一個功能強大的相機,但是卻猶如磚塊一樣重,帶出門的機率實在是大大降低?

2.翻轉螢幕:當我們對著相機錄影的時候,如果無法看到畫面,可能瀏海亂了自己卻不知道,等到影片錄完後,除了接受可笑的瀏海,不然就只好重錄,而且有翻轉螢幕可以知道畫面的構圖,是否有清楚的拍攝你想要表達的畫面、產品是否對焦清楚,都可以省去後製的時間。

3.對焦:如果拍了老半天,最後發現畫面全部糊了一片,只能用心累表示,所以如果你的場景的重點對象會動來動去,首選追蹤對焦非常重要。

4.音質表現:一般單眼相機內建的麥克風通常是全指向型,意味著會同時收錄四面八方的聲音,如果所處的拍攝環境有其他的雜音也會一併被收錄進去,所以相機是否有外接的麥克風接孔就非常的重要。

拍攝Vlog相機,最基本配備為上述4點,其他如防手震可以使用腳架、穩定器或是額外購買運動相機;超廣角拍攝可以一開始就選擇可替換鏡頭的相機,首先,先想好主要拍攝的場景大概會是在哪裏?什麼樣的功能對你才是最重要的,沒有一台相機可以全部滿足你所有需要,可以針對不同的場景選購需要的相機,才不會花了冤望錢。
十大YouTuber都在用Vlog相機推薦
小編會列出10個Yutuber常用的相機,並針對其輕巧性、畫質、特色、功能做介紹
10.Canon G7X MarkII 數位相機

NT$16,481
網美最愛相機,自帶美顏效果
推薦理由:適合相機新手,未來不考慮更換鏡頭,自帶美顏
這款數位相機被許多Youtuber們瘋狂推薦,原因就是因為「拍起來好看!」,它就是有種魔力可以把黃臉婆變成白雪公主,讓肌膚白裡透紅,素顏就能擁有好氣色,再加上價格親民,觸控螢幕操作簡單,沒有太多的設定讓你折騰,簡單易懂好上手,隨便拍都好看,而且體積非常的輕巧,但也因為屬於最基礎的機種,所以缺點也是很多,對焦速度較慢,沒有麥克風接孔,無法替換鏡頭,沒有太多焦段可以選擇,但若只是單純紀錄生活也已經很夠用了!
Canon已經推出第三代g7x markIII,可以錄製4k影片及增加麥克風接孔,但是對焦速度更慢、4k容易熱當、麥克風沒有熱靴、無法錄製影片時拍照,種種的原因小編還是推薦你購買第二代,用起來更開心。
重量 | 319g | 體積 | 105.5 x 60.9 x 42 mm |
感光元件 | 1英吋 | 電池續航力 | 125 分鐘 / 410 張 |
翻轉螢幕 | 上翻 | 麥克風 | 不支援外接 |
自動對焦 | O,較不靈敏 | 防手震 | dynamic IS動態穩定 |
畫素 | 2010萬 | 錄影規格 | 1080P 60P |
9.SONY ZV1 數位相機

NT$19,380
口袋拍片神機,入門級Vlog新手首選
推薦理由:適合相機新手,未來不考慮更換鏡頭,對焦追蹤強
ZV1可說是SONY專門為了拍攝Vlog所設計的機型,首次從上翻螢幕更改為側翻螢幕(不曉得有多少SONY用戶都要激動了),支援3.5麥克風接孔,所以不必加裝支架或是兔籠都可以輕鬆加裝外接麥克風,體積非常的輕巧,只有294g,外出拍攝非常方便,能夠符合大部分場景拍攝,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因為鏡頭是24-70mm,而且不能更換,所以自拍錄影的時候,畫面不夠廣角,如果以手持的狀態拍攝,人物大約會佔掉畫面1/3。
眾所皆知,SONY的對焦系統非常的強大,對焦點高達315個,而且有眼控對焦模式,不管人物怎麼動,都能牢牢對焦主體,機體附載兩個傻瓜按鍵,C2為開箱模式,對焦系統從眼控對焦更改為離鏡頭最近物體,所以要展示產品的時候,就不需要依靠手當作物品的背景,物品就非常的清晰,C1則是自動開啟景深效果,對於不熟悉光圈跟ISO的朋友,非常的實用,整題而言,ZV1非常推薦給剛入門的朋友,不僅價格親民,所有Vlog該有的功能都有了,翻轉螢幕、麥克風接孔、體積輕巧,機身前方還有錄影提示燈,再也不怕拍完影片後才發現沒有按到錄影鍵。
重量 | 294g | 電池續航力 | 45 分鐘 / 260 張 |
翻轉螢幕 | 側翻 | 麥克風 | 三組,支援外接 |
自動對焦 | O,但不靈敏 | 鏡頭 | 24-70mm,F1.8-2.8 |
錄影規格 | 1080P 120P ; 4K 30P | 防手震 | Steadyshot 光學穩定 |
8.Nikon Z50 微單相機(16~50mm kit鏡頭)

NT$29,800
觸控操作簡單易懂,畫質顏色自然
推薦理由:對焦跟顏色不是最強,但卻是最全面省心
Z50是本篇介紹的最深握把,手持體驗最佳,甚至冬天戴手套都能很好的抓握、控制按鍵,支持以觸摸操控所有的選單、功能,甚至可以使用手指放大縮小,對於新手小白來說更容易上手,發色偏自然顏色,低光環境下噪點較少,後期顏色調整的寬容度也不錯,整體來講,是一台在畫質及操控性能上可圈可點的相機。
講完優點,我們來講講缺點,Z接孔的鏡頭比較少,續航力比較低,單段最長的錄影時間為 29 分 59 秒,如果以上的缺點都不是問題,那就可以直上Z50啦!
重量 | 450g(單機身) | 體積 | 126.5 x 93.5 x 60mm |
感光元件 | APS-C | 電池續航力 | 1120mAh |
翻轉螢幕 | 下翻 | 麥克風 | 支援外接 |
自動對焦 | 眼部優先對焦 | 防手震 | 電子防抖 |
畫素 | 2151萬 | 錄影規格 | 1080P 120P ; 4K 30P |
7.Canon EOS M6 MarkII 微單相機(15~45mm鏡頭)

NT$28,900
自帶美顏,散發明亮無暇光彩
推薦理由:自帶美顏的微單相機,後續可替換鏡頭
若你想要擁有Canon的顏色+可換鏡頭相機,M6 MarkII你絕對不能錯過!推薦Canon這款的理由無外乎就是好看!機身上的皮革精緻又耐看,畫面拍起來也好看,可以把人拍得白白嫩嫩還自帶磨皮功能,整體色彩設定偏暖,對焦採DAF對焦系統,更支持人眼識別,大幅提升對焦速度,採用上掀翻轉屏,可以輕鬆看到畫面構圖,若要加裝麥克風,可考慮購買smallrig的冷靴搭配完美解決問題。
支援1080P 120P及無裁切 4K 30P,機身和鏡頭都有採取電子防抖,作為一台Vlog機可說是非常實用,比較可惜的是,在4k模式拍攝下,幾乎防手震的效果,並且若要對著鏡頭說話,原廠的kit鏡還是不夠廣,建議購買11~22mm的鏡頭+1080P會更適合。
重量 | 408g(單機身) | 體積 | 119.6 x 70 x 49.2 mm |
感光元件 | APS-C | 電池續航力 | 1040mAh |
翻轉螢幕 | 上翻 | 麥克風 | 支援外接 |
自動對焦 | DAF對焦系統 | 防手震 | 電子防抖 |
畫素 | 3250萬 | 錄影規格 | 1080P 120P ; 4K 30P |
6.SONY α6400 微單相機 (16~50mm鏡頭)
NT$28,110
超高性價比,低光表現也令人驚艷
推薦理由:畫質佳,後續調色空間大的微單相機
推薦鏡頭:sigma 16mm f1.4定焦鏡頭(拍人像,背景虛化光圈超美)、sony 18-105mm變焦鏡頭(性價比最高,適合旅遊生活紀錄)
這款SONY的ASP-C相機擁有媲美α7III的畫質,低光時也能呈現畫面的細節,同時又保有輕便性,比起全片幅相機的鏡頭也相對小,俗話說:「會帶出門的相機才是好相機」,就算加了鏡頭也不會太重,手持一整天連女生都可以,對焦維持SONY一貫的精準與快速,大大增加拍攝的效率,而且還可更換鏡頭,若有廣角的需求也不需要再重新購置新機,可以說是完美表現Vlog跟照片的相機,輕巧、翻轉螢幕、麥克風外接,但可能有人會說外接麥克風不就擋到上翻螢幕了嘛,幸好現在有其他廠商做了冷靴底座,可以把麥克風外接到側邊,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缺點是機身無配備防抖及色彩偏黃,如果特別在意防抖的問題,只能選擇防抖鏡頭或是佩加穩定器拍攝,但以3萬塊以下的微單相機來說,這個缺點幾乎可以省略不計;色彩偏黃的情況,是Sony原廠設定,若介意人像膚色,可以調整風格設定至「淡色」或以HLG格式拍攝進行後期調色,畫面絕對讓你驚艷!
重量 | 403g(單機身) | 體積 | 120 x 66.9 x 49.9 mm |
感光元件 | APS-C | 電池續航力 | 125 分鐘 / 410 張 |
翻轉螢幕 | 上翻 | 麥克風 | 支援外接 |
自動對焦 | 即時追蹤對焦系統 | 防手震 | 無 |
畫素 | 2420萬 | 錄影規格 | 1080P 120P ; 4K 30P |
5.SONY α7c (28~60mm鏡頭)全片幅相機

NT$59,980
輕巧全片幅單眼相機,拍照+錄製影片一機搞定
推薦理由:適合追求畫質但又講求輕便,預算不限的你
全片幅相機是什麼呢?為什麼這種體積的全片幅相機很難得呢!全片幅跟APS-C最大的差異就是感光元件的大小,感光元件越大,能夠補捉到的光線就越多,畫面的品質就越好,雜訊也比較低,相對來講價格更貴,體積更大,所以這台α7c 在全片幅的相機之下,就像迷你版一樣,少掉了軍艦頭,把觀景窗縮小移到了左側,攜帶性大大的增加。
畫質表現、紀錄格式上跟α7III一模一樣,人臉的膚色非常自然,畫質細膩,淺景深也非常漂亮,在昏暗的環境下也能拍出細膩的質感,可即時跟蹤追焦,拍攝運動畫面清晰不模糊,精準紀錄精彩時刻,機身五軸防手震,出外就不需要攜帶穩定器,電池續航力大大的提升,連續拍攝可以達到215分鐘,機身也不過熱,總結來說,如果你想體驗細膩的畫質及輕巧的攜帶性,α7c你絕對不能錯過!
重量 | 509 g | 體積 | 124 x 71.1 x 59.7 mm |
感光元件 | 35 mm 全片幅 | 電池續航力 | 215 分鐘 / 740 張 |
翻轉螢幕 | 側翻 | 麥克風 | 三組,支援外接 |
自動對焦 | O | 防手震 | 5 級 5 軸機身 |
鏡頭 | 28-60 mm ,F4-5.6 | 錄影規格 | 1080P 120P; 4K 30P |
4.Fujifilm X-S10 微單相機 (15-45mm鏡頭)

NT$31,900
喜愛富士色彩的你,絕對不能錯過的Vlog相機
推薦理由:富士終於出一台適合Vlogger的相機
一般我們不會介紹富士作為一個Vlog相機,因為自拍非常的不友好,比較適合拍攝風景、美食等第一人稱視角,但這款Fujifilm X-S10完全是依照Vlog規格所設計的微單相機(支援20多枚XF鏡頭),翻轉屏、機身搭載五軸防震、3.5毫米麥克風接孔、獨自的錄影鍵,不論是室內還是戶外都能擁有很棒的使用者體驗,戶外錄製時完全不需要再加裝穩定器,小巧機身隨時隨地記錄旅行生活,,而USB C接口也可以透過轉接器成為監聽耳機的接口。
最棒的是擁有富士相機特有的18種底片色彩,給照片賦予不同的色調和個性,喜愛富士顏色的玩家們絕對不能錯過,頂部轉盤更改為目前最新流行的S、M、P模式,對於新手來說更快上手,菜單上的選擇也非常的直覺易懂,另外,對於專業影像工作者,還可以使用F-log錄製影片,依照自己的喜好進行後期調色,較為美中不足的是只能連續錄製30分鐘,時間到了需再重新按一次,而且電量只有大約一小時,若需外出拍攝需帶至少2顆電池才夠用。
重量 | 465g(單機身) | 體積 | 126 x 85.1 x 65.4 mm |
感光元件 | APS-C | 電池續航力 | 1630mAh 55 分鐘 / 325 張 |
翻轉螢幕 | 側翻 | 麥克風 | 支援外接 |
自動對焦 | O | 防手震 | 6 級 5 軸機身 |
畫素 | 2610萬 | 錄影規格 | 1080P 240FPS ; 4K 30FPS |
3.GoPro HERO 9 運動攝影機
NT$16,800
運動攝影機界的冠軍寶座非你莫屬
推薦理由:最省心的運動相機
GoPro 以捕捉運動完美瞬間聞名,本次升級前置彩色螢幕,可以看見畫面構圖,改進了以前盲拍的窘境,最高可拍攝5k的解析度,色彩細膩度比起同等類型的osmo action或insta one R還要清晰飽和,內建Hybersmooth 超強防抖,無論從事任何劇烈活動(跑酷、衝浪、滑雪、跑步)都能維持水平畫面,收音也是上述其他運動相機中最清楚的,此外,還可以加購GoPro Max超廣角鏡頭,可達到155度超廣角畫面,這一代因為加載前置螢幕及升級電池容量,所以體積跟重量都有加大。
最後要提到的是運動相機還是無法跟相機做比較,追求的是輕便、防抖,在有陽光的情況下,畫質非常漂亮,但在夜間或是光線較暗的地方會出現動態模糊及噪點,若是考慮到CP值,可以考慮osmo action,但是如果你需要一台非常輕巧、畫質、收音表現最佳的產品,GoPro Hero 9絕對讓你滿意。
重量 | 158 g | 體積 | 71x 55 x 33.6 mm |
感光元件 | 1/2.3" | 電池續航力 | 1720mAh充電電池 |
前螢幕 | 1.4吋不可觸摸 | 麥克風 | 三組 |
後螢幕 | 2.27吋觸摸螢幕 | 防手震 | HyperSmooth超強防抖3.0,搭配相機內建地平線修正功能 |
相片 | 2,000萬像素/RAW | 影片 | 5K30P、4K60P、2.7K120P、1440p120P、1080p240P |
鏡頭保護蓋 | 可拆 | 防水 | 裸機水下10米 |
2.DJI Pocket2(全能組合包)
NT$16,800
畫質、廣角、收音大升級,Vlog拍片口袋神器
推薦理由:體積小到不知道在拍片,適合人群緊張型
智慧型相機的畫質越來越細膩,尤其是旗艦機型,例如三星的s20或是iphone12,而DJI Pocket2的畫質恰恰等於這些旗艦機種,那他的優勢又在哪呢?DJI Pocket2=手機+三軸穩定器,因為不是電子防抖,所以在夜間的表現上優於智慧型手機;重量僅117 克,比一支手機都還要輕巧,單手操作隨時隨地拍攝,精彩畫面不錯過,還可以啟動定向追蹤,牢牢鎖住運動畫面,而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我們身處在人潮中,能否表現自然不怯場,因為當你拿出相機、手機開始講話時,路人關愛、好奇的眼光總是讓我們結結巴巴,而它小巧的外型難以引起路人的注目,讓你自然的發揮水平,踏出拍攝影片的第一步!
商人果然都是留一手,如果要買DJI Pocket2,建議一定要買全能組合包,才能感受pocket2的強大之處,內附的全能手柄集成了無線圖傳、無線音頻接收端、揚聲器、3.5mm 麥克風接口、微型三腳架的1/4”螺紋孔;無線麥克風戶外收音沒有問題;廣角鏡,直接從20mm再縮到15mm,畫面容納範圍更大;迷你三腳架讓你走到哪放到哪,而剛剛說到的所有配件,全部都可以收納在保護殼內,非常方便!
缺點就是DJI Pocket2採機械增穩,如果不小心摔了,維修費貴桑桑,建議購買DJI care提供限定期限內使用低價購買方案,無懼跌落進水等意外!
重量 | 117 g | 體積 | 124.7×38.1×30 mm |
感光元件 | 1/1.7 英吋 | 電池續航力 | 875 mAh(不可更換) |
鏡頭 | 20mm | 麥克風 | 四組 |
其他 | 智能跟隨 | 防手震 | 三軸機械增穩 |
相片 | 1600 萬像素 6400 萬像素 | 影片 | 4K 60P 1080P 60P |
1.Insta 360 ONE X2 運動相機(人氣套餐)

NT$17,357
一人行,強大攝影團隊隨侍在側
推薦理由:追求畫面的多角度性,一人拍出攝影大片
宛如遙控器的小巧外型,兩面皆配有鏡頭,使用360度全景模式,不用再害怕漏拍畫面,只要在後期剪輯的時候選擇想要的畫面即可,過程中可能還會發現之前沒發現到的漏網鏡頭,就算是一個人拍攝影片,都像是有專業的攝影團隊隨侍在側,讓拍攝變得更簡單,除此之外,如果有些特定畫面,非常確定只會拍攝單景,也可切換成steady cam模式,畫面就像如同150度超廣角的運動相機,內建的FLOWSTATE 防震科技,不管是騎車、登山、滑雪、滑板、跑步都能保持完美的穩定度,不需再另外加裝穩定器
機身搭載4個立體麥克風並搭配智能算法,有效降低風噪聲,讓戶外收音更清楚,相比於一代,二代實現了IPX8十米裸機防水,下雨天也不害怕,還可盡情享受水上活動-立槳、風帆、香蕉船、衝浪等,若再加上潛水殼完美紀錄水下探險,insta360最為人所稱就是一鍵AI編輯,讓剪輯變得更快更有趣了,在手機APP就能輕鬆完成分身術、縮時或是定時動畫,Insta 360 ONE X2可以實現更特別的視角,保留清晰、全面的光影細節,創造如同電影般的Vlog影片!
重量 | 149g | 體積 | 4.62 x 11.3 x 2.98 cm |
防水 | IPX8,裸機水下10米 | 電池續航力 | 1630mAh,80分鐘 |
自拍螢幕 | O | 麥克風 | 4組,支援外接 |
其他 | 智能跟隨 | 防手震 | FLOWSTATE |
照片畫素 | 360°全景:6080 x 3040 (2:1) | ||
影片畫素 | 360°全景模式: |
十大Vlog相機生死鬥表格
商品 | 1.Insta 360 | 2.DJI大疆 | 3.GoPro | 4.Fujifilm富士 | 5.SONY索尼 | 6.SONY索尼 | 7.Canon佳能 | 8.Nikon | 9.SONY索尼 | 10.Canon佳能 |
名稱 | ONE X2 | Pocket2 | GoPro HERO 9 | X-S10 | α7c | α6400 | EOS M6 MarkII | Z50 | ZV1 | G7X MarkII |
價格 | $17,357 | $16,800 | $16,800 | $31,900 | $59,980 | $28,110 | $28,900 | $29,800 | $19,380 | $16,481 |
類型 | 360運動相機 | 口袋三軸相機 | 運動相機 | APS-C相機 | 全片幅相機 | APS-C相機 | APS-C相機 | APS-C相機 | 數位相機 | 1英吋數位相機 |
重量 | 149g | 117 g | 158 g | 465g(單機身) | 509g(單機身) | 403g(單機身) | 408g(單機身) | 450g(單機身) | 294g | 319g |
螢幕 | 前彩色螢幕 | 前彩色螢幕 | 前彩色螢幕 | 側翻 | 側翻 | 上翻 | 上翻 | 下翻 | 側翻 | 上翻 |
畫質 | ||||||||||
對焦追蹤 | ||||||||||
畫面穩定度 | ||||||||||
收音/可外接 | 支援外接 | 支援外接 | 支援外接 | 支援外接 | 支援外接 | 支援外接 | 支援外接 | |||
推薦理由 | 實現一人攝影團隊 | 最輕便小巧相機 | 運動相機首選 | 富士色彩美哭 | 性價比超高全畫幅 | 對焦首選 | 美顏首選 | (對焦+顏色)表現中等+可換鏡頭 | 對焦首選+入門新手 | 美顏首選+入門新手 |
商品連結 |
結論
想要有一個好的Vlog影片,畫質、收音都非常重要,但最重要的其實是劇本,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劇本,再好的器材也不會增加點閱率,相機只是一個工具,我們需要的是使用相機作為我們的輔助品,幫我們將畫面拍攝出來,這時候你再想需要添購什麼樣的器材呈現更好的畫面或是增加拍攝的效率。
不管是日常紀錄或是作為影視工作者,在追求越來越好的設備之前,永遠不要忘記紀錄才是最重要的,將剎那化為永恆,將歡笑、淚水、過程、體驗使用我們身邊的器材化作一張張的相片/一部部的影片,影片照片永遠都只是紀錄生活!